未来3年国内叉车销量将保持40%以上增速 2 全球叉车市场按地区构成情况如图表10所示,欧洲是最大的叉车消费市场,占世界叉车市场份额比较稳定,约为40%;其次为北美(美国+加拿大)市场,其市场份额有所下滑,08年约为21%;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叉车消费市场,表观消费量(销量+进口量—出口量)占全球市场份额逐年增加,现已超过11%;而日本叉车需求占全球市场份额也出现下降走势,预计其08年消费量占比不超过10%;世界其它地区叉车需求比重则不断提高,目前已接近16%。 与我国以内燃平衡重式叉车为主的叉车需求结构不同,世界叉车消费量中电动叉车(Ⅰ+Ⅱ+Ⅲ类)比重超过了50%,这是因为在欧、美、日的叉车市场上,电动叉车已成为主流产品的缘故。其中欧洲的电动叉车占比最高,超过70%;北美和日本的电动叉车占比在50%左右,保持上升态势。 由于我国对环保要求较低、叉车作业更频繁、作业环境较恶劣以及运行成本等因素,导致我国的叉车需求更倾向于使用内燃叉车,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差异较大,而且我们认为该状况会持续较长时间。 丰田和凯傲集团(收购了林德叉车)属于全球叉车制造业的第一梯队,销售收入都在50亿美元以上;纳科和永恒力属于第二梯队,销售收入在20亿美元以上;三菱-卡特、皇冠和小松属于第三梯队,销售收入在10-20亿美元之间;我国的安徽叉车集团首次跻身世界十强,与TCM、日产同属于第四梯队,销售收入在6-10亿美元之间;此外,我国的浙江杭叉和大连叉车还分别位列第16位和20位。 由此可见,丰田和林德的优势非常明显,和其它梯队之间差距悬殊,其余厂商难以在短期内撼动他们的地位;而合力集团与TCM、日产之间虽有差距,但凭借中国本土市场的快速增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,排名继续前移不是没有可能。 国内:安叉和杭叉 根据媒体评比,按销量排名,06年国内前5位制造商分别是安叉集团、浙江杭叉、林德(中国)、大连叉车和辆励福。安叉、杭叉等内资企业产品仍集中于中低端市场。 目前内资企业在叉车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,08年1-10月,以销量计,内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80%,外资企业只有20%。 安叉集团和杭叉集团是无可争议的国内叉车两大龙头企业,多年来两者合计的市场占有率均保持在50%以上,其余企业与之差距较大。安叉产品以中端为主,杭叉产品以中低端为主,但两者皆努力将产品向高端延伸。